附件:
编号:第 号
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村落名称:横路村 (本村属于行政村)
所属镇:双田镇
所属县:乐平市
所属市:景德镇市
所属省:江西省
调查负责单位:
调查负责人:叶友才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13979814193
填表日期:2013年5月20日
(一) 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 |
元代以前 |
村落形成原因 |
因东汉名士庄光隐居此地,后人仰慕其高风亮节迁移此地定居,村落就此逐渐形成。 |
村域面积 |
2572平方公里 |
村庄占地面积 |
8893亩 |
户籍人口 |
7200 |
地形地
貌特征 |
古村呈现三面环山,一面临溪、锁钥的秋叶状地形地貌特征 |
常住人口 |
7200 |
村集体年收入 |
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 |
7460元 |
主要民族 |
汉族 |
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 |
十里煤田、八里石灰 |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 |
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 √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国家级 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 是 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
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 |
保护规划 |
√有,规划名称是:万年古为省保护规划
规划批准单位是: 江西省博物馆
□无规划 |
保护利用状况(可多选) |
□ 闲置废弃
□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 其他,具体为: |
(二)村落传统建筑
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
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
基
本
信
息 |
建筑名称
(见注释) |
建筑年代 |
建筑规模(平方米) |
各级文物保护
单位及数量 |
认定为历史建筑的数量 |
居民(叶善林) |
清末 |
180m2 |
国家级: 处
省级: 处
市级: 处
县级:22 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
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建筑群:√是
□否 |
市级政府认定:
处
县级政府认定:
22处 |
民居(叶德南) |
清 |
160 m2 |
民居(叶为泉) |
明 |
210 m2 |
民居(叶为章) |
清 |
200 m2 |
居民(叶德崇) |
清 |
190 m2 |
居民(叶成林) |
清 |
180 m2 |
关羽桥 |
清 |
廊桥合一 |
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徵派民居、XX故居,吊脚楼、土楼、窑洞等。如传统建筑较多,可按表格内容另加附页。 |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24.8(%) |
村
落
简
介 |
横路村整体开关如一片桑叶,三面环山林,一面溪水绕抱,村内纵横交错的街巷和二条溪水,宛如桑叶上的主脉,活灵活现,村内保有大量集中连接的徵派明清古建筑群,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宅仍有70余幢,其中万年古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古建筑多为徵式明三厅,四合式和四间穿堂式砖木结构楼房,楼房内外有大量的木雕,石刻,图案有“鱼龙戏水”“鲤鱼跳龙门”人物、鸟兽、亭台楼阁,文字,四文等,其灰墙黛瓦,头墙的徵派式建筑特点,加之砖雕、石雕、木雕等室内外装饰,给人古朴、典雅、庄重严威和秀,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
图
纸
及
照
片 |
图片另附 |
(三)村落选址和格局
注:如村落元保持传统特色的选址和格局可不填此栏。
对村落选址、格局有重要影响的历史环境要素及数量 |
注:历史环境要素名称填写古河道、古树、古井、传统公共空间等。 |
名称:古溪流 数量:2 处(个、座) |
名称:千年古樟树 数量:1 处(个、座) |
名称:古泉井 数量:2 处(个、座) |
名称:座山和朝山 数量:3 处(个、座) |
名称: 数量: 处(个、座) |
选
址
和
格
局
简
介 |
横路村、古曰、双雁衡书、文秀谥绕;金鳅下海,气势浩荡,骆驼卸宝,财源泉涌,锦被盖孩儿,枝繁叶茂。十眼清泉,哺育村民;罗汉献肚,瑞气生辉;喜雀盖地,好事连连;一面里旗挡北风,负山带两溪,四塞固村基,村藏天府内,天然内城堞,不待人修持。日当桃花源,风景总依稀。三面山环抱,二溪交相绕。青龙腾山起,白虎守溪口。关羽守天桥,把守村大门。这一依山形水势巧妙组合的布局,即增加了居地灵气,同时又解决了居民用水的需要。正因如此,促使横路村如今的繁荣昌盛。自唐宋至今,古村落整体风貌保存比较完整。 |
照
片
及
图
纸 |
图片另附 |
|
|
|
(四)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
注:如村落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填写此栏。
如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复制本表,作为续表,逐项登记。
基
本
信
息 |
名称 |
金质奖牌 |
级别 |
□国家级 √省级 |
类型 |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民俗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
是否确定传承人 |
√是 □否 |
项目存续情况 |
√传承良好 □传承一般,无专门管理 □濒危状态 |
与村落依存程度 |
√必须依托村落存在 不需依托村落存在 |
活动规模 |
√10人以下 10至30人 30人以上 全村参与 |
传承时间 |
□连续100年以上 √连续50年以上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简
介 |
|
照
片 |
图片另附 |
(五)村落人居环境现状
基
础
资
料 |
居住在传统建筑的居民数量: 260人 |
现在设施状况(有即可勾选) |
√入户自来水√垃圾收集设施 □排水设施 □入户煤气 □公交站点√卫生室√有线电视√已改造电网 |
村内道路 |
已建成 年 |
公共照明 |
√全村有
□局部地段有
□无 |
上次维修 年前 |
路面:√沥表或水泥路 √土路 传统石、砖路 □其他 |
污水处理设施 |
□村内集中处理
√单户或多户分散处理
|
厕所 |
√公用□分户 |
□旱厕√水冲厕所 |
垃圾处理方式 |
□卫生填埋□简易填埋□直接焚烧√送往镇(县)处理 |
村
落
环
境
状
况
简
介 |
村落形成年代,单一叶姓的横路村,号梅林叶53世孙承晏安微翕县梅林迁居横路,迁居时间是唐乾符6年【公元879年】,到现在已有1560多户,人口7200余人。村内分一、四、二、九房,四街二十六巷道,90%的街巷口水泥硬化,村民以农为主,兼采煤,烧石灰为副,村民生活富裕、安乐,周边的万亩山林绝大部分划归公益林,生长茂盛。 |
照
片 |
图片另附 |
(六)传统村落保护意见
村民保护意见 |
村委 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
县级保护意见 |
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
省级意见 |
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
专家意见 |
专家组长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
老戏台





古建1








古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