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入选第四批非遗名录 |
发布者:lepingjuncai查看全部>> 发布时间:2020/3/15 14:21:53 浏览次数: 241 次 |
近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53项,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名列其中29项传统技艺类项目当中,入选序号为1353,项目编号为Ⅷ-239,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乐平市首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泥工、漆工、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工序包括选址、画图、选料、建造、装饰等,戏台的建造和装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形成庑殿厅堂立面形象;戏台主要部件、构件有油梁、狮子枋、八字枋、月亮枋、斗拱、雀替、狮撑、悬柱、吊钵、吊篮、屏风和花格窗棂等。在古戏台建造过程中其雕塑最为关键并有着其独自的特色:一是雕塑种类齐全。二是突出浮雕。三是雕塑内容丰富。 今年1月,乐平市古戏台营造技艺正式申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来自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数据中心的专家在乐平市双田、镇桥、涌山、塔前、塔山街道等地进行古戏台建筑技艺考察调研,并拍摄乐平古戏台营造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片。 据了解,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当时项目名称为乐平传统戏台的建造技艺)早在2005年9月就曾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进行申报,早在2006年就入选为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击次数: 241 更新时间:2020/3/15 14:21:53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