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博物馆之旅走起 |
发布者:余, 菲查看全部>> 发布时间:2020/8/17 9:57:55 浏览次数: 112 次 |
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两项研究:疫情期间,8.5万家博物馆曾闭馆,约占全球博物馆总数的90%;全球近13%的博物馆可能永久关闭。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一些靠门票和外界支持开设的博物馆,可能以后就看不到了! 在我国,多数博物馆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较小。闭馆期间,博物馆人整理展品、防控疫情、强化内功,以最好的状态等待开放。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们走出家门的意愿逐渐强烈,各地博物馆陆续开放。虽然增加了预约、测体温等环节,仍然没能阻挡博物馆爱好者进馆参观的脚步,“好久不见”也成为人们最想对博物馆说的一句话。 眼下正值暑期,为满足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人创造条件、开动脑筋,尽最大努力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使大家的博物馆之旅既好玩儿又能长知识。 ![]() “通过几天的活动,我了解了临沂的很多红色故事,期待在大学校园讲给同学听。”学员代表杜汶诺说。据悉,今年暑期,临沂市博物馆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分为“讲好沂蒙故事,传播家乡声音”“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走进沂蒙非遗,感受美好生活”“记住沂蒙乡韵,留下乡音乡情”4个板块,包括为期10天的主题研学班、10场主题公益讲座以及“探寻家乡历史”文化之旅、志愿服务等。 本着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的原则,博物馆对今年暑期的红色文化展陈也格外用心。今年7月1日,《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施行。临沂市博物馆特别策划了“跟着共产党走——临沂革命文物展”,在全市遴选了140多件(套)革命文物和240多幅图片,综合展现近百年来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历程。 济南游客王珊珊告诉记者,第一次到临沂旅游,首站就到了临沂市博物馆。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当地历史,更能为旅游行程增加一点文化记忆。 赵建玲表示,目前观众入馆,仍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出示身份证、山东健康通行码和预约码,并登记身份信息;馆内每日限额1500人;观众须分散式间隔性入馆,自觉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不得在展厅内聚集性参观,并主动配合馆内工作人员的管理。 ![]()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展览宣教部部长张莹介绍,8月1日至8日,博物馆举办了第四期“丝路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品牌项目,培训班自2018年开班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追捧。 此次培训以“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基本陈列为基础,通过10多门课程将丝路文化及唐代商业文化串联起来。以“课堂+体验+参观+实践”的形式,让小讲解员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和模仿,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此前7月底,就有许多热爱历史文化的青少年来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参与了古法造纸、魅力扎染、香囊制作、非遗雕花剪纸等体验活动,在深度“打卡”博物馆的过程中,对丝路文化和唐朝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入研究的兴趣。 “虽然每次研学的时间不长,但不少孩子从刚入馆时的内向羞涩,到看得津津有味,足以让我们感到高兴,这也是博物馆人持续做好这一工作的动力和初心。”张莹说。 ![]() “没想到大家报名十分火爆。7月31日发布招募公告后,第二天再看,20个名额已经报满。”广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璐说。很多家长因为疫情取消了出游计划,像博物馆这类不需要出远门,又能学到知识的场馆,越发受欢迎。 为了感谢医护人员为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瓯骆学堂暑期课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开设了医护人员子女专场。除了室内课程,还将带领医护人员子女走进南宁顶狮山遗址博物馆,了解古南宁人的生活,听馆长讲有趣的考古故事 ![]()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范文谦透露,今年上半年,“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以“裸展”形式向观众呈现了精美的北朝壁画,受到广泛关注,曾两度延期。前不久,“中国博物馆热搜榜”榜单出炉,山西博物院的“壁上乾坤”展览成为十大热搜的博物馆展览之一。这次趁着暑假,山西博物院以北朝壁画为依托,又推出了文物数字化展览,使观众在互动游戏中欣赏壁画艺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山西博物院文物信息中心主任薄春燕介绍,由于此次展览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和亲子家庭,策展团队特别注意内容的科学严谨,为之匹配最贴切的互动体验,在观展中实现知识普及。 在“北朝风貌”展厅还有换装游戏,观众可以选择武士、乐师、骑士等不同人物,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挑选服装和配饰。在尾厅,观众可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和喜欢的壁画合影,扫二维码下载到手机中。桃园小学的历史老师赵改梅听同事说展览非常有趣,特意来看了看。她说:“展览很生动,让人耳目一新,我在家长群还推荐了这个展览。同学们在玩耍的同时学习历史知识,比单纯背课文、做作业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接受。” ![]() 为了将文化成果送到基层“最后一公里”,青海省博物馆还走进青海省同仁县多哇村和古德村、大通县宗阳村及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等地,以党史朗诵、抗疫小品、歌舞表演、快板、魔术等节目,紧扣“脱贫攻坚”的主题,生动演绎当地的脱贫故事。 ![]() 同样,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群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听讲解员讲授“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陈列展览的内容。有的同学时不时跟随老师做出各种讲解手势,俨然一副专业小讲解员的架势。他们都是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的学员,通过理论课堂、现场教学等形式,学习讲解礼仪、苏区红色故事等各类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顺着前辈的足迹再往南走,来到广东,在这里,红色火焰也在燃烧、接力。 前不久,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了第一期军事文化研学营,引导青少年群体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和黄埔精神。活动中,小营员学唱黄埔军校校歌,在孙中山纪念碑前教折小白花并进行献花,拼装军事模型,并学习打绑腿、打绷带、搭帐篷等技能。一天下来,虽然身体很累,却没有一个人退出。 再过两天,8月15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联合举办的“农讲所奇妙夜”红色研学活动也将举行。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讲解员将导览参观农讲所,用妙趣横生的讲述、生动活泼的演绎,让学员充分了解革命先烈在农讲所学习、生活、战斗的情景,给孩子不一样的红色文化教育。 点击次数: 112 更新时间:2020/8/17 9:57:55 【关闭】 |